這句話就是在說作計劃的重要性,在用兵打仗之前你一定要善于謀劃,謀劃的多了,你的勝算就大。在備考時候你一定要懂的作計劃,計劃做的好,考試成功的概率也是比較大的!
我們都知道注會專業階段的成績可以保留5年,那也就是說你必須在5年之內通過6門考試,最好能夠在2-3年通過注會考試,這樣不易忘記知識點,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。
你必須要足夠清楚的了解科目的特點,這樣才會更好的搭配科目,會計是第一次報考的首選科目,因為會計是注會的基礎!審計考查的是大家的邏輯能力與一定的記憶能力。稅法呢,與會計的聯系性比較高,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化。經濟法的計算量是最少的但是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確是非常多的。財管的計算量是最大的!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非常的多,在學習的時候最好是可以建立一個框架!
在了解了科目的特點上,我們可以根據科目的特色來搭配科目,搭配的方法有很多種,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,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習時間,自己的基礎最后進行選擇!注意科目的關聯性與難易程度。
?。ㄈ┨岣邆淇夹?/div>
1.時刻提醒自己,自己的目標是什么,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目標,在有目標的基礎上一定要量力而行,不要在自己時間不足或者基礎薄弱的情況下考6門,那肯定是考不過的!
2.備考要點,很多學生將CPA想的太難了,其實不然,只要你付出,你是一定可以考過注會的!
?。?)俗話說,鐵打的知識點,流水的題,很多學生很相信押題這一說法,這個是不行的,最重要還是你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點!
?。?)一定跟著老師走,CPA的考查的范圍比較廣,但是呢不會深挖,所以聽老師的建議,一定是可以通過的!
?。?)每年注會的各個科目都有一部分的新增內容,一定要多多關注這方面的內容,因為這方面的內容是考查的重點!
?。?)考試的題量比較大,一定要多多練習,做好錯題記錄,每天有事沒事拿起來學習一下,一定不會錯的!
3.備考場所。不要在自己的臥室學習,沒有學習氛圍,就沒有學習的時間,還有杜絕誘惑,不要朋友喊你出去玩,你就去了,要有自制力,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!
附:CPA六科學霸考試經驗,應屆畢業生77分
2017年CPA考試成績出來后,張日富收到了一整天的微信和電話轟炸。
無論是培訓班的老師,還是事務所的同事、曾經一起上課的同學,都忙著恭喜他剛畢業就一次通過了6科CPA,拿下了會計領域的最高含金量的證書。
這個低調中略帶著些許靦腆的95年大男孩,在12月14日那個下午,第一時間撥通了父母的電話,和父母分享這個讓人激動的好消息:6科全部通過,總分463.25,平均分77.21。
而這張成績單背后,對張日富來說,是我們所不知道的辛苦和堅持,是他三年如一日的看書做題換來的最好的結果。
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從來只有“晚了”或者是“剛剛好”
張日富第一次接觸CPA的時候是大一,作為一名審計專業的學生,那時候他對CPA的了解也僅僅只是聽老師提到過。
幸運的是,他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把這些話當成耳旁風,而是默默記在心里,自己去百度上搜索考這張證書到底有什么用,對自己的專業會有哪些提升。了解之后,他就堅定了自己一定要考出CPA的決心。
于是,在大二課業最忙的時候,他開始了自己的備考之路,也把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都奉獻給了自己的CPA備考過程。
我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考生問,“我現在大三,備考CPA是不是太早了”,或者是“我現在剛畢業,小會計考CPA是不是沒什么用”等等。
每次,我都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話告訴他們,學習這件事,從來沒有“太早”的說法,只有“晚了”或者是“剛剛好”。而現在,張日富的例子就是給我們考生最好的證明。
我相信每個一年考出6科的考生都是這樣,他們從來不會等著別人去告訴他們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,而是在自己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的時候就著手去做。也從來不會決定好之后一再推脫,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把開始的目標踩成最后的結果。
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父母的支持是自己努力的動力
CPA成績出來后,張日富第一個告訴的就是父母,他說,父母是最應該第一時間分享自己的喜悅和結果的人。
最初,剛剛和父母商量自己想報培訓班考CPA的時候,父母就表現出了十足的支持,對于學習的事情,他們向來不考慮經濟上的壓力,而這些都讓張日富覺得,自己應該全力以赴應對這場三年之后的考試。
每次,周末去虹口校區上課的時候,張日富都主動坐到第一排的位子,努力跟著老師的進度聽課。因為住的地方在松江,離虹口比較遠,所以他提前請旁邊的同學幫忙占到了第一排的位子。
盡管自己上課的時候能保持頭腦在線,但是對于CPA這種高難度的考試,他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。身心俱疲的時候,他都用父母的支持鼓勵自己,要對得起父母為自己的付出。
有一年冬天,為了完成當時的備考科目,他留在學校復習。那個時候學校的期末考已經結束,圖書館也已經關門,他只能在冰冷的教室里獨自復習,周末再跑去上課。那種感受大概就是一個人在荒島上演孤島求生,只有攻完全關才能得到解放。
但一想到父母,就會覺得自己吃的這些苦都不算什么。曾經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,父母就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大英雄和大美人,長大后英雄老去、美人遲暮,我們很難再看到他們當時意氣風發的樣子,但他們還是一直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,給我們力量,教我們成長。
CPA是一條不歸路,但路上不只有“勇氣”,還需要“思考”
很多人覺得,CPA無非就是六門難度比較大的科目,只要花了時間堅持到底,就肯定能考過。但在張日富看來,這條路上不只需要“勇氣”,還需要“思考”,思考這個詞他提到了很多次。
第一次,在談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時候,他說對那種自己做錯的題目,看完答案后會做好標記,第二天開始復習前首先要拿出來自己思考一遍,再做一次看看對不對,如果不對就繼續標記,第三天繼續思考,直到自己能完整的把這道題做出來。
第二次,他提到自己理解有問題的知識點時,說的是先自己思考,實在想不出來原理的時候再去問同學問老師。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在自己腦海中建模的過程,否則知識得來的越快,失去的也越快。
第三次,他說到自己每學完一個章節的知識,都會用一張A4紙做一個知識框架的總結,然后在后期復習的時候,先用這個框架去回憶思考,想不出來的時候再返回到書本中去看具體的信息。
這個過程看似是浪費時間,做無用功,但實際每一次的思考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,不管是那些自己記住又遺忘的,還是自己從來都沒理解的,思考的過程就是讓CPA的各個知識點在腦海中立起來,變成和自己統一存在的東西。
考試面前,別讓心態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
10月14、15日那兩天,是眾多CPA考生上考場的日子,上百萬的報名人數中,已經有一大部分放棄了掙扎,剩下的人中有些惴惴不安,有些四顧彷徨,很多人都把緊張兩個字掛在臉上。
但其實,真正到了考場上的時候,心態就是決定自己成功與否的最后一個因素。張日富在談到自己的考試的時候說了一個例子,我想對我們考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啟發。
在財管考試的時候,可能是緊張的緣故,他有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解了很久沒有解出來,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接近崩潰,但他安慰自己反正已經這樣了,索性放開直接做后面的題目,結果反而越做越順,最后分數還不錯。
誠然,緊張不可避免,但切不可因為緊張把自己逼到瀕臨奔潰的狀態,否則心態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那些自己努力了很久的,又將在自己的手里散去。
我不想簡單粗暴的稱之他為“學霸”,因為在我看來,他就是一個普通的應屆畢業生,一個為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努力奮斗了三年的孩子。
有人說,為了一張證書這樣復習不值得,但值不值得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說。
生活本不易,正如張日富同學一樣,所有的努力都不應該被辜負。“三年磨一劍,一劍鑄輝煌”,輝煌背后,那些汗水才是實實在在見證了他曾經的經歷和成長。
▎本文內容來源高頓CPA官網,歡迎關注,了解更多CPA考試信息!